账 号: 密 码:

【沮漳文萃】第42期:朱伟| 玉双路的弯(湾)

  • 发布时间:2022-07-29
  • |
  • 作者:暂无
  • 阅读次数:3



图片








作者简介

图片


朱伟,出生于七十年代中期。目前四十七年的人生经历,求学问、干工作均未离开过当阳。毕业于当阳师范。初次就业是拿一本书,执一支笔,与学生较劲并共同进步。后转战政府机关,依然是拿一本书,执一支笔,不过书的内容变成了公文,粉笔换成了钢笔。诗词也好、公文也罢,粉笔也好、钢笔也罢,都是自己尽绵薄之力的根本,愿时刻敬畏它们!

玉双路的弯(湾)


玉双如练,当舞其间!

自玉双路把自己呈现在世人面前,以我自己或车、或跑、或游贫瘠地表达,已记不清在其间徜徉了多少次。与当枝路的硬朗俊健相比,她柔美;与长坂路的熙熙攘攘相比,她安静;与南正街的烟火世俗相比,她朴素……而这一切的一切,均来自她温润而不张扬的“弯”。


图片


文似看山不喜平,路也一样,没有谁会把笔直空阔的高速路当作温情寄托的地方。我是个好事的人,特地量了量、数了数,玉双路全长14.5公里(玉泉寺交叉口至焦河高架桥),总共78道弯、11座桥。绵绵伸展中,或许是因为工业文明的功劳,又有慵懒地趴在路边散落民居的映衬投光,玉双的弯绝对是温柔而不单调的,她的风情在那一道道“月弯”中静静地淌开。


有了弯便有了“湾子”。一般都建在湾子里的民居,像母亲臂弯里的婴孩,氤氲着烟火气。你站在路的这一头,朝路的那一头张望,决计是一眼看不到头的。像古装戏里长长细细的水袖,柔柔的。这弯,就变得很有韵味,感觉很深,很深。中国人建房子,讲究一个“隔”字,不管是篱笆小院也好,还是照墙屏风也罢,都是一种不被打扰的期许。玉双的民居都有篱笆小墙,但大门绝不封闭,像一个个好奇的孩子,独立却又向外张望。再加上有了湾子的庇护,民居窝在其中自给自足,给人一种极强的安全感。安居了才会想乐业,就有了烟火气。你数数,14.5公里的全长总共有78道弯,也就至少有78个湾,袅袅的烟火气散布其间,该会勾起城里人内心多少的馋虫啊!也难怪好多城里人觊觎玉双的烟火气,想谋个地儿,可惜政策不允许!


图片


有弯便有湾,便有了悠悠的乡情。前段时间,一位四川绵阳叫李子柒的姑娘特别火。这位古风美食短视频博主,身着汉服,在舒缓的配乐里,和外婆讲着中国农村故事,也述说着乡情。李子柒的乡情是美丽乡村的闲适勾起的我们的向往,是带着淡淡惆怅的幸福。当阳虽然只是一个小县城,但生活节奏和形式却是不可避免地对照大城市复制。十有八九的当阳人是农村人,在被复制的城市生活节奏和形式中,难免不会得一种叫“怀旧”的病。不容大家置喙,“怀旧”真是一种病,是十七世纪一位瑞士医生提出的,主要症状是胸腔、喉咙紧迫,胸痛,失去胃口等,我们翻译成“乡情”或者“乡愁”。如何医治?我想没有比到水袖般的玉双路上走走更合适了。大家虽然来自五湖四海,但都是中国人,习惯总是在骨子里雷同。玉双湾里的缸、碾子、石磨、石臼、风斗……或泥或陶、或大或小,或年轻或老迈,或屋里或屋外,如同老家老宅中的一员,承载着一家人的辛勤和汗水,见证丰收岁月的流年。漫步在玉双每一个弯湾,总会有一样老物件会让你的思绪拉回到记忆中,找到家乡的影子!乡情在此时得到回应共鸣,也有了喝酒释怀的冲动。


生活是不断的轮回,旅行是咬合的齿轮。有些味道,在城市里揣摩不到,有些故事,掩藏在你走过的每一寸土地里。唱着“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,也穿过人山人海”,给自己和朋友家人一个机会,带着足够的坦诚,系好鞋带,去走走柔美的玉双路吧,隔着满身甲冑触摸宁静的心跳……